<cite id="blrn5"><track id="blrn5"><mark id="blrn5"></mark></track></cite>

    <cite id="blrn5"></cite>
      <delect id="blrn5"></delect>

      <delect id="blrn5"><track id="blrn5"><cite id="blrn5"></cite></track></delect>

      <menuitem id="blrn5"></menuitem>
      安吉縣人民政府

      安吉縣就業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 來源:人力社保局
      • 時間:2016-11-01

      為加快推進“兩山”重要思想實踐示范縣建設和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主動適應新常態,更好地服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著力增進人民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科學發展,根據《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安吉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安吉縣就業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一、“十二五”任務完成情況

      “十二五”期間,我縣勞動保障和人才人事工作順利融合。五年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宏觀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堅決貫徹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緊緊圍繞“三個安吉”建設目標,緊緊圍繞人力社保系統改革任務,突出“民生為本、人才優先、服務發展”工作主線,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改革新要求、群眾新期盼,實干擔當、主動作為,勝利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

      (一)“十二五”期間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專欄1: “十二五”時期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指      標

      2010

      基數

      十二五

      規劃目標

      2015年

      完成數

      一、就業

      1.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萬人)

      4.49

      3

      5.36

      2.城鎮登記失業率(%)

      3.48

      ≤3.8

      2.62

      二、技能人才

      3.技能人才資源總量(萬人)

      3.2

      5

      6.4

      4.高技能人才總量萬人

      0.4

      1

      1.4

      三、社會保險

      5.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萬人)

      23.3

      /

      32.15

      6.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萬人)

      44.63

      /

      46.4

      7.失業保險參保人數萬人)

      5.76

      8.5

      10.75

      8.工傷保險參保人數(萬人)

      9.66

      9.4

      13.47

      9生育保險參保人數(萬人)

      5.9

      7

      11.37

      四、勞動關系

      10.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

      93

      90

      95.3

      11.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結案率(%)

      95.93

      ≥92

      97.29

      (二)“十二五”期間主要工作成效

      1.統籌城鄉的就業體系逐步完善。十二五”期間,我縣始終把促進就業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多措并舉、綜合施策,努力確保社會就業更加充分,創業更顯成效,成功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榮獲全國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一是強化政策支撐,促進就業的基礎更加夯實。相繼頒布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就業政策的通知》、《關于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實施意見》、《關于推動農村電商發展促進就業創業實施意見》等,通過擴大就業宣傳、落實各項政策,千方百計穩崗位、保民生、促就業。二是突出創業引領,大眾創業的氛圍更加濃厚。整合系統資源,搭建孵化平臺,完善創業服務,開展創業培訓,舉辦創業大賽,以創業帶動就業,形成就業創業的良好氛圍。三是夯實基礎平臺,就業服務更加精準。整合縣級平臺職能,優化資源配置,夯實基層就業平臺,方便群眾辦事。建立大學生實名制信息管理系統和就業失業動態監管系統,針對性服務、有效性服務進一步增強。完善縣、鄉鎮、村三級人力資源市場,開通網上人才招聘市場,多位一體的就業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大力建設技能大師工作室和技能實訓基地,積極開展企業技能自主評價,五年累計新增高技能人才9587人。

      2.覆蓋全面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形成。十二五”期間,以公平為導向,完善社保制度改革,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各類保險保障目標均已超額完成預定目標。一是城鄉統籌穩步推進。在全省率先打通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銜接,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有效整合城鎮居民醫保與新農合政策,實現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經辦并軌。二是推行社會保險征繳改革。穩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不斷強化企業“五費合征”,不斷做實社保繳費基數。三是提升保險與保障收益。各類社會保險覆蓋面均有所擴大,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層次和水平顯著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穩定增長;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提升了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醫?;鹬Ц侗壤?;將工傷保險延伸至建筑施工和交通、水利建設領域,不斷提高工傷保險覆蓋面。四是完善內控管理機制。推行“柜員制”社保業務經辦模式,深化醫保醫師協議管理制度,建設陽光醫保監管平臺,強化基金監管力度,規范醫?;疬\行秩序。

      3.維護和諧勞動關系的舉措日益完善。“十二五”期間,以《新勞動合同法》等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為指導,規范企業依法用工行為,維護勞動關系雙方合法權益。一是提升勞動合同簽訂率。創新工作方法,開展“無欠薪安吉”創建活動,實施“四春”專項行動,強化小微企業勞動合同簽訂意識,提升勞動合同簽訂率,為企業與職工維權提供了保障和便捷通道。二是逐步完善調解機制。持續深入推進“雙愛”活動,規上已建工會企業“雙愛”活動參與率100%,健全勞動關系三方四家協調機制,鞏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多元化工作格局。三是健全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網絡。夯實勞動監察的“網格化、信息化”工作,建成中心鄉鎮仲裁派出庭4家,形成企業、鄉鎮(街道)、工會、勞動仲裁、法律援助調解等多元化的調節格局,有效提升防范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

      4.公共服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間,以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為目標,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著力解決“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全面推進社會保障卡建設,持卡人數達到44.6萬人,全面升級社保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完善異地就診及其報銷程序,實現一卡多用,?;鶎臃掌脚_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全面啟動“兩張清單一張網”建設,12333電話咨詢服務體系全面建成,年均來電咨詢量達6.3萬余次。信息大數據在便捷群眾辦事和有效監管上得到進一步應用。社?;鸨O管不斷強化,各項基金運行平穩。干部隊伍建設不斷加強,法治意識、廉潔意識和服務意識明顯增強。

      二、“十三五”期間面臨的形勢

      “十三五”期間,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轉型發展將面臨更加艱巨的任務,就業創業、社會保障等面臨的發展環境日益復雜,經濟與社會協同發展的要求更加突出,群眾對社會保障的要求更高,就業和社會保障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社會和諧穩定中的作用將越來越突出,許多問題將進入改革深水區。

      (一)就業形勢依然壓力較大。一是就業總量矛盾仍然比較突出?!笆濉逼陂g,轉型發展的任務緊迫,在產業結構調整優化過程中,粗放型產業將面臨轉移和淘汰,增長速度將有所放緩,可能對就業崗位的增加產生不利影響。而就業需求仍有大幅度上升,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狀況依然存在。二是結構性矛盾將進一步顯現。低層次勞動力過剩和高層次勞動力的緊缺更加明顯,使得現有勞動力不適應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的要求,亟待積極應對。三是部分群體就業壓力仍然較大。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日趨增大,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壓力未減,就業與技能提升也成為促進就業中的新挑戰。雖然城鄉一體化穩步推進,但人的城市化仍是一大難題。

      (二)社會保障體系仍需完善。一是社會保障體系多元化和碎片化。機關事業和企業職工養老保障不平衡,協調統一各項基本社會保障制度面臨較大困難。二是基金監管措施需要進一步完善,基金的抗風險能力仍然較弱。三是戶籍人口老齡化程度仍在不斷加深,社會保障高標準需求與基金可持續矛盾等問題將更加凸現。

      (三)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任務艱巨。目前,我縣正處在轉型升級初級階段,受整體經濟形勢和企業用工需求等因素影響,依然存在大量勞動密集型的加工制造業,存在一些不合法規的用工行為,小微企業、建筑行業等勞動爭議仍將高頻出現,成為協調勞動關系的難點所在。同時,勞動者維權意識不斷增強,常衍生出突破法律和社會秩序的群體性、突發性事件,導致勞動關系矛盾激化,需要建立高效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此外,企業違法行為隱性化,協調勞資關系的難度將進一步加大。多元訴求,多變環境,邊緣管理,成為當前政府協調勞動關系的難點所在。

      三、“十三五”時期工作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一)總體要求

      十三五時期,我縣就業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總體要求是: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圍繞全力建成兩山重要思想實踐示范縣和打造三個安吉升級版目標,加快建設“陽光、智慧、法治、效能、清廉、有為”六個人社,努力推動就業和社會保障事業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為我縣實現趕超發展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二)發展目標

      1.各類群體就業更加充分。實施更加積極的促進與穩定就業政策,進一步優化就業結構,加大就業培訓力度,不斷擴大就業規模。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現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進一步完善統籌城鄉的就業制度,形成統一規范靈活的人力資源市場,勞動者的職業技能顯著提升,實現公平就業。

      2.社會保障制度更加公平可持續。深入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增強社會保險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穩步提升社會保險待遇,不同群體間的社保待遇趨于平衡。健全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體系,切實增加群眾醫療保障。加強人力社保信息化建設,全面打造“智慧社?!狈掌放?,完成社會保險標準化建設“先行城市”國家試點創建。

      3.勞動關系更加和諧穩定。創新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強化勞動關系爭議處理制度和矛盾解決機制建設,建立調解、仲裁、訴訟等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完善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體系,夯實和提升“兩網化”管理效能,實現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深入推進“雙愛”活動,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方式,全面提升勞動關系治理水平。

      4.公共服務更加均等化。深化縣、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三級基本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機構更健全、設施設備更完善、信息網絡更暢通、服務流程更規范、隊伍素質更優良。大力推進“信息一體化”, 深化人力社?!耙豢ㄍā苯ㄔO,加快推進“互聯網+”在各業務領域的深度應用,完善網上服務建設,全力為基層、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務。

      (三)主要指標

      專欄2: “十三五”時期主要指標

      指    標

      2015

      基數

      2020

      目標

      屬 性

      一、就業

      1.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萬人)

      5.36

      4.5

      約束性

      2.城鎮登記失業率(%)

      2.62

      3.5

      約束性

      二、技能人才

      3.技能人才資源總量(萬人)

      6.4

      10

      預期性

      4.高技能人才總量(萬人)  

      1.4

      3

      預期性

      三、社會保險

      5.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萬人)

      32.15

      35

      預期性

      6.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萬人)

      46.4

      47.2

      約束性

      7.失業保險參保人數(萬人)

      10.75

      12.7

      預期性

      8.工傷保險參保人數(萬人)

      13.47

      15.5

      預期性

      9.社會保障卡發卡數量(萬張)

      43.16

      48

      預期性

      四、勞動關系

      10.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

      95.3

      97

      預期性

      11.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結案率(%)

      97.29

      ≥92

      預期性

      四、主要任務與工作舉措

      (一)多渠道擴大就業創業

      1.完善政策,建立充分就業的長效機制。以繼續擴大就業、實現更高質量的充分就業為優先目標,推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進一步完善創業就業扶持政策,完善覆蓋城鄉勞動者的就業政策體系,形成促進就業的長效機制。建立健全就業與失業的動態監測預警體系,完善城鄉勞動力抽樣調查制度和失業預警機制,規范企業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的裁員行為,對失業人群在時間和空間的分布進行調控,縮短失業周期,合理分散失業壓力,把失業率控制在預定的目標范圍內,緩解失業引發的各種矛盾。

      2.有效幫扶,促進重點人群的就業工作。加強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服務和政策扶持,實施高校畢業生實名制管理,引導高校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念,到城鄉基層、中小企業和非公企業就業;有序增加就業實習見習基地的數量,擴大“蓄水池”的容量。積極放大就業援助和財政補貼政策的效應,實現就業困難人員有效幫扶。鼓勵就業困難人員通過技能培訓拓寬就業渠道,鼓勵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或自謀職業,鼓勵各類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拓寬公益性崗位的范圍與規模,利用公益性崗位有效安置,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完善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的長效機制,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歸零、基數歸零。

      3.致力民富,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全力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堅持政策扶持、創業培訓、創業服務“三位一體”的原則,鼓勵有創業愿望并具備創業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下崗職工、返鄉農民等城鄉勞動者自主創業。設立創業擔保貸款扶持政策,有效解決創業資金困難;完善創業培訓服務體系,全面建立創業指導服務中心,為有創業意愿的城鄉勞動者提供快速便捷、優質高效的創業培訓、項目開發、開業指導、創業實習、創業孵化以及項目融資等服務;優化創業環境,開辟創業“綠色通道”,加快清理和消除阻礙創業的各種壁壘,清理和規范涉及就業創業的行政審批事項?!笆濉逼陂g,全縣建設創業孵化基地5個、創業實訓基地5個,推介創業項目100個,扶持創業5000人,帶動就業2萬人。

      4.強化培訓,提升市場就業競爭能力。按照“整合資源,強化培訓,提升技能,促進就業”的思路,結合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思路,明確“十三五”時期需求與供給狀況,制訂培養與培訓規劃,加快籌建技師學院,提高辦學層次,擴大職業技能教育的規模。發揮職業學校、職業培訓中心和社會各類培訓基地的作用,鼓勵、支持并規范社會力量開展職業培訓,強化校企合作,形成覆蓋全縣的,多層次、多功能、多形式的,學校培養與企業實訓相結合、企業需求與專業設置相對應、技術教育與技能鑒定相配套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開展定單培訓,使有培訓愿望的新成長勞動力、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準備轉移的農村勞動力都能獲得職業技能培訓的機會,憑技能實現就業、穩定就業、體面就業?!笆濉逼陂g,培訓下崗失業人員0.8萬人,創業培訓1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5萬人。

      5.優化服務,健全就業公共服務市場。全面推進“以人為本”的就業服務,建立制度化、專業化、社會化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健全就業服務的績效考核標準,完善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健全各項管理服務制度,完善就業登記備案制度、失業登記制度、失業待遇審核制度等城鄉一體化的就業服務制度,建立就業服務的長效機制,促進就業服務工作的制度化;規范職業中介管理,充分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主渠道作用,完善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人力資源市場運行機制,促使公共就業機構、人員、運作、管理的專業化,努力提高公共就業服務的效率與水平。

      (二)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

      1.全面健全各項社會保險制度。整合和健全養老保險制度。進一步完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積極穩妥開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城鄉各類人群基本養老保險的連接通道。改革和完善醫療保險制度。進一步健全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制度,更好發揮醫療保障體系的整體功能。改革醫保支付方式,發揮醫??刭M作用。有效執行社會保險關系跨區域轉移接續政策,實現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強化工傷、失業、生育保險保障和助推經濟發展的作用。進一步健全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制度,完善工傷補償與工傷預防、工傷康復相結合的機制,強化失業保險的預防失業、促進就業功能。將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保障生育女職工的合法權益。充分發揮社會保障開發人力資源的積極作用。推進企業年金、職業年金、人才集合年金和補充醫療保險制度,完善多層次的社會保險體系。

      2.全面實現社會保險人群全覆蓋。進一步強化和完善“五費合征”機制,健全部門聯動工作機制,深入開展全民參保登記工作,重點做好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被征地農民和農民工的參保工作,將符合條件的各類群體納入相應的社會保險制度,努力擴大社保制度覆蓋面。在現有制度框架內,積極創新完善政策,穩妥解決特殊人群的社會保障歷史遺留問題。

      3.穩定提高社會保險待遇水平。根據國家和省的政策規定,結合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統籌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水平。合理調整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努力縮小城鄉、群體之間的社會保障待遇差距。健全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穩定可持續籌資和報銷比例調整機制,擴大大病保險覆蓋面,完善大病保險報銷方式,進一步提高大病保險的保障水平。規范績效使用失業保險基金,充分發揮失業保險基金支持援企穩崗作用;健全工傷保險與安全生產聯防聯動機制,提高工傷保險預防工作水平,進一步規范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程序,切實落實工傷保險待遇;規范生育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適當提高生育保險保障水平。

      4.全面強化社會保險基金安全監管。全面完善社會保險基金的外部和內部監管機制。建立健全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管理與監督檢查情況向同級人大常委會報告的制度,積極爭取和配合縣級人大常委會依法對社會保險基金進行監督。強化社保經辦機構內部控制,規范各項基金的收支管理,對基金運行實現全過程監管;健全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管理制度,強化財政對社會保險基金收支平衡的責任,完善財政地稅、人力社保部門聯動的社?;疬\行管理體系,加強運行的監督制衡;定期向社會公布基金征繳、支付、管理和運行情況,提高基金管理的透明度,做到公開、透明、安全、高效,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確?;鸢踩?。

      (三)著力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1.加大勞動關系協調力度。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從規范勞動合同管理入手,推進勞動關系發展規范化、法制化。完善企業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大力推進集體合同制度,提高集體協商的實效性。依托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及時介入和協調處理集體爭議。加強對企業用工的指導服務,推進勞動條件標準體系建設,指導企業制定實施科學合理的勞動定額、計件單價,改善勞動條件,促進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健全勞動關系工作體系和工作規范,加強基層勞動關系專職隊伍建設。完善勞動關系運行情況監測調查制度,建立健全勞動關系預警評估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依法穩妥處理勞動關系領域中的矛盾和沖突。

      2.加強勞動人事爭議處理能力建設。堅持“預防為主、調解為主、基層為主”的原則,強化基層調解組織的建設,完善各項調解機制,著力推進調解與仲裁的銜接。全力推進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的建設,推動勞動保障、人事爭議仲裁的有機融合,著力加強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標準化建設。加強調解仲裁隊伍建設,探索管理體系的創新,提高爭議處理效能和專業化水平。

      3.推進覆蓋城鄉的勞動保障監察體系建設。強化勞動監察基層職能,進一步充實基層力量,健全監察管理工作機制,將城鄉各類用人單位納入監察范圍。全面構建依法治理欠薪體系,建立重大案件掛牌督辦制度和監察執法協調機制,大力推進勞動保障誠信制度建設。健全違法行為預防預警和綜合治理機制,提高群體性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加強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隊伍建設,實現監察機構標準化、人員專業化。

      4.加強信訪分流疏導作用。建立勞動保障監察、勞動人事爭議處理和社會保障信訪的信息互動制度,杜絕因信息不暢導致重復辦案的現象,引導上訪人通過正常的法律渠道尋求解決辦法,減少辦案成本,保障社會穩定。按照“交辦、督辦、不代辦”的原則,做好社會保障信訪的分流疏導工作,避免在協調糾紛中因使用政策不一致、解釋口徑不統一引發或激化矛盾。

      (四)加快提升基層基礎能力

      1.加快勞動保障信息化建設。加快社會保障卡建設,建立持卡人員信息資源庫,實現社會保障卡在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各項社會保險業務中的廣泛應用,并向其他公共服務領域拓展延伸。按照上級部門統一部署,加快統一應用系統建設,建成與省市及兄弟縣的信息交換與結算平臺,支撐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異地居住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異地就醫結算等各項跨地區業務的開展,使城鄉居民能夠突破區域限制,就近便捷辦理社會保障各項業務。依托信息系統優化服務大廳經辦服務流程,提供“一站式”、“一單式”服務,打造標準規范的基層服務平臺,提升基層平臺的信息化裝備水平。

      2.提高勞動保障經辦服務能力。加強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人力資源市場、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和勞動保障執法機構建設,不斷創新各類經辦服務內容,加強勞動保障檔案管理和建設,積極推行依法行政,推進政務公開,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高效、優質、滿意的勞動保障各項服務。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規范各項專項資金使用,完善業務經辦工作流程,嚴格落實各項財務制度和社?;鸸芾碇贫?,確保各項基金和資金安全運營。

      3.深化干部職工隊伍建設。積極開展干部職工教育和培訓工作,加強干部職工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調查研究能力,政策制定能力和經辦服務能力。加強干部職工作風建設,深入開展黨風廉政教育,增強干部職工守法遵紀意識,積極推進工作作風改善,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意識,打造一支廉潔自律、作風優良的干部職工隊伍,為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提供堅強的隊伍保障。

      4.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建設。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就業和社會保險各項法律法規,根據新形式,調整修改就業、社保、勞動關系等政策,基本形成與國家、省相配套、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比較完備、具有湖州特色的就業和社會保險政策體系。加強依法行政建設,健全重大行政決策機制,建立法律顧問制度。深化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完善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制度,推進系統各項事權規范化、法治化。加強普法宣傳教育,增強公眾參與度和知曉度。

      索引號: 330523/2016-05246 發文時間: 2016-11-01 10:00:00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公開時限: 長期公開
      文件編號: 發布機構: 安吉縣人民政府
      文件效力: 有效
      安吉縣就業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為加快推進“兩山”重要思想實踐示范縣建設和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主動適應新常態,更好地服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著力增進人民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科學發展,根據《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安吉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安吉縣就業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一、“十二五”任務完成情況

      “十二五”期間,我縣勞動保障和人才人事工作順利融合。五年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宏觀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堅決貫徹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緊緊圍繞“三個安吉”建設目標,緊緊圍繞人力社保系統改革任務,突出“民生為本、人才優先、服務發展”工作主線,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改革新要求、群眾新期盼,實干擔當、主動作為,勝利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

      (一)“十二五”期間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專欄1: “十二五”時期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指      標

      2010

      基數

      十二五

      規劃目標

      2015年

      完成數

      一、就業

      1.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萬人)

      4.49

      3

      5.36

      2.城鎮登記失業率(%)

      3.48

      ≤3.8

      2.62

      二、技能人才

      3.技能人才資源總量(萬人)

      3.2

      5

      6.4

      4.高技能人才總量萬人

      0.4

      1

      1.4

      三、社會保險

      5.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萬人)

      23.3

      /

      32.15

      6.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萬人)

      44.63

      /

      46.4

      7.失業保險參保人數萬人)

      5.76

      8.5

      10.75

      8.工傷保險參保人數(萬人)

      9.66

      9.4

      13.47

      9生育保險參保人數(萬人)

      5.9

      7

      11.37

      四、勞動關系

      10.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

      93

      90

      95.3

      11.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結案率(%)

      95.93

      ≥92

      97.29

      (二)“十二五”期間主要工作成效

      1.統籌城鄉的就業體系逐步完善。十二五”期間,我縣始終把促進就業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多措并舉、綜合施策,努力確保社會就業更加充分,創業更顯成效,成功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榮獲全國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一是強化政策支撐,促進就業的基礎更加夯實。相繼頒布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就業政策的通知》、《關于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實施意見》、《關于推動農村電商發展促進就業創業實施意見》等,通過擴大就業宣傳、落實各項政策,千方百計穩崗位、保民生、促就業。二是突出創業引領,大眾創業的氛圍更加濃厚。整合系統資源,搭建孵化平臺,完善創業服務,開展創業培訓,舉辦創業大賽,以創業帶動就業,形成就業創業的良好氛圍。三是夯實基礎平臺,就業服務更加精準。整合縣級平臺職能,優化資源配置,夯實基層就業平臺,方便群眾辦事。建立大學生實名制信息管理系統和就業失業動態監管系統,針對性服務、有效性服務進一步增強。完善縣、鄉鎮、村三級人力資源市場,開通網上人才招聘市場,多位一體的就業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大力建設技能大師工作室和技能實訓基地,積極開展企業技能自主評價,五年累計新增高技能人才9587人。

      2.覆蓋全面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形成。十二五”期間,以公平為導向,完善社保制度改革,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各類保險保障目標均已超額完成預定目標。一是城鄉統籌穩步推進。在全省率先打通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銜接,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有效整合城鎮居民醫保與新農合政策,實現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經辦并軌。二是推行社會保險征繳改革。穩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不斷強化企業“五費合征”,不斷做實社保繳費基數。三是提升保險與保障收益。各類社會保險覆蓋面均有所擴大,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層次和水平顯著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穩定增長;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提升了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醫?;鹬Ц侗壤?;將工傷保險延伸至建筑施工和交通、水利建設領域,不斷提高工傷保險覆蓋面。四是完善內控管理機制。推行“柜員制”社保業務經辦模式,深化醫保醫師協議管理制度,建設陽光醫保監管平臺,強化基金監管力度,規范醫?;疬\行秩序。

      3.維護和諧勞動關系的舉措日益完善。“十二五”期間,以《新勞動合同法》等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為指導,規范企業依法用工行為,維護勞動關系雙方合法權益。一是提升勞動合同簽訂率。創新工作方法,開展“無欠薪安吉”創建活動,實施“四春”專項行動,強化小微企業勞動合同簽訂意識,提升勞動合同簽訂率,為企業與職工維權提供了保障和便捷通道。二是逐步完善調解機制。持續深入推進“雙愛”活動,規上已建工會企業“雙愛”活動參與率100%,健全勞動關系三方四家協調機制,鞏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多元化工作格局。三是健全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網絡。夯實勞動監察的“網格化、信息化”工作,建成中心鄉鎮仲裁派出庭4家,形成企業、鄉鎮(街道)、工會、勞動仲裁、法律援助調解等多元化的調節格局,有效提升防范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

      4.公共服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間,以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為目標,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著力解決“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全面推進社會保障卡建設,持卡人數達到44.6萬人,全面升級社保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完善異地就診及其報銷程序,實現一卡多用,?;鶎臃掌脚_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全面啟動“兩張清單一張網”建設,12333電話咨詢服務體系全面建成,年均來電咨詢量達6.3萬余次。信息大數據在便捷群眾辦事和有效監管上得到進一步應用。社?;鸨O管不斷強化,各項基金運行平穩。干部隊伍建設不斷加強,法治意識、廉潔意識和服務意識明顯增強。

      二、“十三五”期間面臨的形勢

      “十三五”期間,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轉型發展將面臨更加艱巨的任務,就業創業、社會保障等面臨的發展環境日益復雜,經濟與社會協同發展的要求更加突出,群眾對社會保障的要求更高,就業和社會保障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社會和諧穩定中的作用將越來越突出,許多問題將進入改革深水區。

      (一)就業形勢依然壓力較大。一是就業總量矛盾仍然比較突出?!笆濉逼陂g,轉型發展的任務緊迫,在產業結構調整優化過程中,粗放型產業將面臨轉移和淘汰,增長速度將有所放緩,可能對就業崗位的增加產生不利影響。而就業需求仍有大幅度上升,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狀況依然存在。二是結構性矛盾將進一步顯現。低層次勞動力過剩和高層次勞動力的緊缺更加明顯,使得現有勞動力不適應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的要求,亟待積極應對。三是部分群體就業壓力仍然較大。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日趨增大,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壓力未減,就業與技能提升也成為促進就業中的新挑戰。雖然城鄉一體化穩步推進,但人的城市化仍是一大難題。

      (二)社會保障體系仍需完善。一是社會保障體系多元化和碎片化。機關事業和企業職工養老保障不平衡,協調統一各項基本社會保障制度面臨較大困難。二是基金監管措施需要進一步完善,基金的抗風險能力仍然較弱。三是戶籍人口老齡化程度仍在不斷加深,社會保障高標準需求與基金可持續矛盾等問題將更加凸現。

      (三)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任務艱巨。目前,我縣正處在轉型升級初級階段,受整體經濟形勢和企業用工需求等因素影響,依然存在大量勞動密集型的加工制造業,存在一些不合法規的用工行為,小微企業、建筑行業等勞動爭議仍將高頻出現,成為協調勞動關系的難點所在。同時,勞動者維權意識不斷增強,常衍生出突破法律和社會秩序的群體性、突發性事件,導致勞動關系矛盾激化,需要建立高效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此外,企業違法行為隱性化,協調勞資關系的難度將進一步加大。多元訴求,多變環境,邊緣管理,成為當前政府協調勞動關系的難點所在。

      三、“十三五”時期工作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一)總體要求

      十三五時期,我縣就業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總體要求是: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圍繞全力建成兩山重要思想實踐示范縣和打造三個安吉升級版目標,加快建設“陽光、智慧、法治、效能、清廉、有為”六個人社,努力推動就業和社會保障事業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為我縣實現趕超發展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二)發展目標

      1.各類群體就業更加充分。實施更加積極的促進與穩定就業政策,進一步優化就業結構,加大就業培訓力度,不斷擴大就業規模。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現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進一步完善統籌城鄉的就業制度,形成統一規范靈活的人力資源市場,勞動者的職業技能顯著提升,實現公平就業。

      2.社會保障制度更加公平可持續。深入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增強社會保險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穩步提升社會保險待遇,不同群體間的社保待遇趨于平衡。健全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體系,切實增加群眾醫療保障。加強人力社保信息化建設,全面打造“智慧社?!狈掌放?,完成社會保險標準化建設“先行城市”國家試點創建。

      3.勞動關系更加和諧穩定。創新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強化勞動關系爭議處理制度和矛盾解決機制建設,建立調解、仲裁、訴訟等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完善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體系,夯實和提升“兩網化”管理效能,實現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深入推進“雙愛”活動,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方式,全面提升勞動關系治理水平。

      4.公共服務更加均等化。深化縣、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三級基本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機構更健全、設施設備更完善、信息網絡更暢通、服務流程更規范、隊伍素質更優良。大力推進“信息一體化”, 深化人力社?!耙豢ㄍā苯ㄔO,加快推進“互聯網+”在各業務領域的深度應用,完善網上服務建設,全力為基層、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務。

      (三)主要指標

      專欄2: “十三五”時期主要指標

      指    標

      2015

      基數

      2020

      目標

      屬 性

      一、就業

      1.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萬人)

      5.36

      4.5

      約束性

      2.城鎮登記失業率(%)

      2.62

      3.5

      約束性

      二、技能人才

      3.技能人才資源總量(萬人)

      6.4

      10

      預期性

      4.高技能人才總量(萬人)  

      1.4

      3

      預期性

      三、社會保險

      5.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萬人)

      32.15

      35

      預期性

      6.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萬人)

      46.4

      47.2

      約束性

      7.失業保險參保人數(萬人)

      10.75

      12.7

      預期性

      8.工傷保險參保人數(萬人)

      13.47

      15.5

      預期性

      9.社會保障卡發卡數量(萬張)

      43.16

      48

      預期性

      四、勞動關系

      10.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

      95.3

      97

      預期性

      11.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結案率(%)

      97.29

      ≥92

      預期性

      四、主要任務與工作舉措

      (一)多渠道擴大就業創業

      1.完善政策,建立充分就業的長效機制。以繼續擴大就業、實現更高質量的充分就業為優先目標,推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進一步完善創業就業扶持政策,完善覆蓋城鄉勞動者的就業政策體系,形成促進就業的長效機制。建立健全就業與失業的動態監測預警體系,完善城鄉勞動力抽樣調查制度和失業預警機制,規范企業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的裁員行為,對失業人群在時間和空間的分布進行調控,縮短失業周期,合理分散失業壓力,把失業率控制在預定的目標范圍內,緩解失業引發的各種矛盾。

      2.有效幫扶,促進重點人群的就業工作。加強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服務和政策扶持,實施高校畢業生實名制管理,引導高校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念,到城鄉基層、中小企業和非公企業就業;有序增加就業實習見習基地的數量,擴大“蓄水池”的容量。積極放大就業援助和財政補貼政策的效應,實現就業困難人員有效幫扶。鼓勵就業困難人員通過技能培訓拓寬就業渠道,鼓勵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或自謀職業,鼓勵各類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拓寬公益性崗位的范圍與規模,利用公益性崗位有效安置,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完善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的長效機制,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歸零、基數歸零。

      3.致力民富,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全力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堅持政策扶持、創業培訓、創業服務“三位一體”的原則,鼓勵有創業愿望并具備創業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下崗職工、返鄉農民等城鄉勞動者自主創業。設立創業擔保貸款扶持政策,有效解決創業資金困難;完善創業培訓服務體系,全面建立創業指導服務中心,為有創業意愿的城鄉勞動者提供快速便捷、優質高效的創業培訓、項目開發、開業指導、創業實習、創業孵化以及項目融資等服務;優化創業環境,開辟創業“綠色通道”,加快清理和消除阻礙創業的各種壁壘,清理和規范涉及就業創業的行政審批事項?!笆濉逼陂g,全縣建設創業孵化基地5個、創業實訓基地5個,推介創業項目100個,扶持創業5000人,帶動就業2萬人。

      4.強化培訓,提升市場就業競爭能力。按照“整合資源,強化培訓,提升技能,促進就業”的思路,結合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思路,明確“十三五”時期需求與供給狀況,制訂培養與培訓規劃,加快籌建技師學院,提高辦學層次,擴大職業技能教育的規模。發揮職業學校、職業培訓中心和社會各類培訓基地的作用,鼓勵、支持并規范社會力量開展職業培訓,強化校企合作,形成覆蓋全縣的,多層次、多功能、多形式的,學校培養與企業實訓相結合、企業需求與專業設置相對應、技術教育與技能鑒定相配套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開展定單培訓,使有培訓愿望的新成長勞動力、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準備轉移的農村勞動力都能獲得職業技能培訓的機會,憑技能實現就業、穩定就業、體面就業?!笆濉逼陂g,培訓下崗失業人員0.8萬人,創業培訓1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5萬人。

      5.優化服務,健全就業公共服務市場。全面推進“以人為本”的就業服務,建立制度化、專業化、社會化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健全就業服務的績效考核標準,完善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健全各項管理服務制度,完善就業登記備案制度、失業登記制度、失業待遇審核制度等城鄉一體化的就業服務制度,建立就業服務的長效機制,促進就業服務工作的制度化;規范職業中介管理,充分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主渠道作用,完善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人力資源市場運行機制,促使公共就業機構、人員、運作、管理的專業化,努力提高公共就業服務的效率與水平。

      (二)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

      1.全面健全各項社會保險制度。整合和健全養老保險制度。進一步完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積極穩妥開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城鄉各類人群基本養老保險的連接通道。改革和完善醫療保險制度。進一步健全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制度,更好發揮醫療保障體系的整體功能。改革醫保支付方式,發揮醫??刭M作用。有效執行社會保險關系跨區域轉移接續政策,實現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強化工傷、失業、生育保險保障和助推經濟發展的作用。進一步健全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制度,完善工傷補償與工傷預防、工傷康復相結合的機制,強化失業保險的預防失業、促進就業功能。將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保障生育女職工的合法權益。充分發揮社會保障開發人力資源的積極作用。推進企業年金、職業年金、人才集合年金和補充醫療保險制度,完善多層次的社會保險體系。

      2.全面實現社會保險人群全覆蓋。進一步強化和完善“五費合征”機制,健全部門聯動工作機制,深入開展全民參保登記工作,重點做好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被征地農民和農民工的參保工作,將符合條件的各類群體納入相應的社會保險制度,努力擴大社保制度覆蓋面。在現有制度框架內,積極創新完善政策,穩妥解決特殊人群的社會保障歷史遺留問題。

      3.穩定提高社會保險待遇水平。根據國家和省的政策規定,結合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統籌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水平。合理調整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努力縮小城鄉、群體之間的社會保障待遇差距。健全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穩定可持續籌資和報銷比例調整機制,擴大大病保險覆蓋面,完善大病保險報銷方式,進一步提高大病保險的保障水平。規范績效使用失業保險基金,充分發揮失業保險基金支持援企穩崗作用;健全工傷保險與安全生產聯防聯動機制,提高工傷保險預防工作水平,進一步規范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程序,切實落實工傷保險待遇;規范生育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適當提高生育保險保障水平。

      4.全面強化社會保險基金安全監管。全面完善社會保險基金的外部和內部監管機制。建立健全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管理與監督檢查情況向同級人大常委會報告的制度,積極爭取和配合縣級人大常委會依法對社會保險基金進行監督。強化社保經辦機構內部控制,規范各項基金的收支管理,對基金運行實現全過程監管;健全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管理制度,強化財政對社會保險基金收支平衡的責任,完善財政地稅、人力社保部門聯動的社?;疬\行管理體系,加強運行的監督制衡;定期向社會公布基金征繳、支付、管理和運行情況,提高基金管理的透明度,做到公開、透明、安全、高效,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確?;鸢踩?。

      (三)著力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1.加大勞動關系協調力度。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從規范勞動合同管理入手,推進勞動關系發展規范化、法制化。完善企業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大力推進集體合同制度,提高集體協商的實效性。依托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及時介入和協調處理集體爭議。加強對企業用工的指導服務,推進勞動條件標準體系建設,指導企業制定實施科學合理的勞動定額、計件單價,改善勞動條件,促進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健全勞動關系工作體系和工作規范,加強基層勞動關系專職隊伍建設。完善勞動關系運行情況監測調查制度,建立健全勞動關系預警評估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依法穩妥處理勞動關系領域中的矛盾和沖突。

      2.加強勞動人事爭議處理能力建設。堅持“預防為主、調解為主、基層為主”的原則,強化基層調解組織的建設,完善各項調解機制,著力推進調解與仲裁的銜接。全力推進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的建設,推動勞動保障、人事爭議仲裁的有機融合,著力加強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標準化建設。加強調解仲裁隊伍建設,探索管理體系的創新,提高爭議處理效能和專業化水平。

      3.推進覆蓋城鄉的勞動保障監察體系建設。強化勞動監察基層職能,進一步充實基層力量,健全監察管理工作機制,將城鄉各類用人單位納入監察范圍。全面構建依法治理欠薪體系,建立重大案件掛牌督辦制度和監察執法協調機制,大力推進勞動保障誠信制度建設。健全違法行為預防預警和綜合治理機制,提高群體性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加強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隊伍建設,實現監察機構標準化、人員專業化。

      4.加強信訪分流疏導作用。建立勞動保障監察、勞動人事爭議處理和社會保障信訪的信息互動制度,杜絕因信息不暢導致重復辦案的現象,引導上訪人通過正常的法律渠道尋求解決辦法,減少辦案成本,保障社會穩定。按照“交辦、督辦、不代辦”的原則,做好社會保障信訪的分流疏導工作,避免在協調糾紛中因使用政策不一致、解釋口徑不統一引發或激化矛盾。

      (四)加快提升基層基礎能力

      1.加快勞動保障信息化建設。加快社會保障卡建設,建立持卡人員信息資源庫,實現社會保障卡在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各項社會保險業務中的廣泛應用,并向其他公共服務領域拓展延伸。按照上級部門統一部署,加快統一應用系統建設,建成與省市及兄弟縣的信息交換與結算平臺,支撐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異地居住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異地就醫結算等各項跨地區業務的開展,使城鄉居民能夠突破區域限制,就近便捷辦理社會保障各項業務。依托信息系統優化服務大廳經辦服務流程,提供“一站式”、“一單式”服務,打造標準規范的基層服務平臺,提升基層平臺的信息化裝備水平。

      2.提高勞動保障經辦服務能力。加強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人力資源市場、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和勞動保障執法機構建設,不斷創新各類經辦服務內容,加強勞動保障檔案管理和建設,積極推行依法行政,推進政務公開,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高效、優質、滿意的勞動保障各項服務。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規范各項專項資金使用,完善業務經辦工作流程,嚴格落實各項財務制度和社?;鸸芾碇贫?,確保各項基金和資金安全運營。

      3.深化干部職工隊伍建設。積極開展干部職工教育和培訓工作,加強干部職工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調查研究能力,政策制定能力和經辦服務能力。加強干部職工作風建設,深入開展黨風廉政教育,增強干部職工守法遵紀意識,積極推進工作作風改善,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意識,打造一支廉潔自律、作風優良的干部職工隊伍,為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提供堅強的隊伍保障。

      4.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建設。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就業和社會保險各項法律法規,根據新形式,調整修改就業、社保、勞動關系等政策,基本形成與國家、省相配套、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比較完備、具有湖州特色的就業和社會保險政策體系。加強依法行政建設,健全重大行政決策機制,建立法律顧問制度。深化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完善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制度,推進系統各項事權規范化、法治化。加強普法宣傳教育,增強公眾參與度和知曉度。

      分享到: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一区精品国产自在现偷99精品国产在热2023国产拍偷精品网国产精品视频全国免费观看,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青青精品视频国产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第一页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精品自拍国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不,国产精品视频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2023精品国产品对白在线585年香蕉精品国产高清自在自线隔壁老王国产在线精品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精品国产自在现偷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