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眺是竹海與青山,近看“村咖”、民宿成景;綠道上,騎著共享單車的游客盡享鄉村美景……
秋日余村,滿目生機。
2021年12月,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第24屆全體大會上,天荒坪鎮余村村從75個國家的170個申請鄉村中脫穎而出,入選首屆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村。
手捧旅游領域最高殊榮,余村始終如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用心書寫“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和美鄉村新畫卷,努力讓世界看到更加美好的余村。
村里來了新鄉人
帶來新想法
“入選‘世界最佳旅游鄉村’的消息傳回來后,鄉親們發展鄉村旅游的信念更加篤定了?!被貞浧饍赡昵?,天荒坪鎮余村黨支部書記汪玉成說,“在全球目光的關注下,一定要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金山銀山做得更大!”
于是,村里成立“兩山”旅游公司,在天荒坪鎮五村的中心位置新建余村旅游綜合服務中心,向周邊村共享流量;將原先閑置的礦山遺址改建成公園,布局露營、咖啡等新業態;夜間大草坪上亮起燈光秀,老舊水泥廠成了全國首個鉑金級鄉村碳中和建筑——“余村印象”鄉村圖書館,改造升級后的天荒坪燒烤街區成為游客的必去打卡地……
“很多客人隔段時間就會來一趟,經常聽到他們說‘余村又變了’?!?汪玉成說。但同時,因業態、場景有限,村里也存在客人停留時間不長的問題?!吧鷳B”變“流量”,如何進一步變成“留量”?余村把目光聚焦在富有創造力的年輕人身上。
2022年7月,天荒坪鎮推出“余村全球合伙人計劃”這一概念,計劃圍繞研學教育、鄉村旅游、數字經濟等8大類型產業,向全球發出共建未來鄉村樣本的“英雄帖”。短短兩個月,應者如云,近400個項目拋出“橄欖枝”。對接、路演、落地……余村迎來越來越多雙向奔赴的“新鄉人”。
“老家的鄉村竟然有這樣的魄力!”帶著好奇,在上海工作多年的85后青年陳喆決定回來看看。就是這一看,顛覆了他對農村印象的傳統認知。抱著試一試的想法,陳喆在余村印象開了一家國漫茶咖零售空間,希望將中國美學與綠水青山融合,用國漫去賦能鄉村,進而催生更多可能。
90后創業者李然也跟小伙伴一起來到余村,在主巷上開了一家“青年在村生活靈感便利店”,集咖啡、文創產品等于一體。小店一開業,便成了“網紅”打卡點,她也不時邀請村民品嘗新品。今年,李然還參與了銀坑村民宿村落共富二期項目,通過分享自己在文旅領域的資源,助力特色影視文化打卡點創建?!凹热粊砹诉@里,就希望能給游客帶來更多豐富體驗,為村里聚集更多人氣?!崩钊徽f。
綠水青山更時尚
有了新玩法
大IP加持,如何把余村品牌的帶動效應放大成為乘數效應?
今年,安吉以余村為核心,聯動南部片區天荒坪鎮、山川鄉、上墅鄉3個鄉鎮24個村組團發展,打造“高能級、現代化、國際范”大余村。
從5個村擴展到24個村,在更大范圍進行資源配置,一盤棋統籌引進人才和資本,優化布局文旅產業和新業態?!碧旎钠烘傸h委委員、副鎮長金鑫解釋。在這樣的新格局下,催生了涵蓋10萬平方米的創業空間、2萬余平方米的廠房以及近6萬畝竹林和農田的發展藍圖,形成了以點帶面、片區聯動、整體提升的生動局面。
眼下,聚焦招引新經濟、新文旅、新農業,大余村打造了青年理想的集結地,即3.7萬平方米的青來集人才社區,集綜合服務、辦公住宿、特色餐飲于一體,提供工位2000余個,并推出一年多達260場的文化社交活動以及“大自然工位”等新模式,讓年輕人帶著電腦就能實現“旅居式辦公”。目前,青來集已經入駐了云梯科技、精康醫療、“DN余村”數字游民公社等50余個項目,吸引了全國各地800余名青年人才和在校大學生。
看到數字游民公社的招募信息后,游民力力帶著公路單車從上海來到DN余村?!耙粊砭蛺凵狭诉@里,想讓更多朋友來感受一下?!眱H僅21天時間,力力在銀坑村將一間閑置老宅改造成鄉野騎行俱樂部,為騎友們打造了一個大本營。而她自己,也從數字游民變成了大余村的新村民。
綠水青山也時尚。當天南海北的“全球合伙人”、數字游民、創業青年、大學生聚集在一起時,更多奇妙的化學反應開始發生。如今的余村,有機器人零距離為游客提供引導、足球互動體驗等服務;臨稻田花海,游客能享受與迷笛的音樂之約;夜晚,可以來鄉音小酒館喝一杯、聊聊天……
如今的余村,留住“綠”,迎來“青”。今年8月,歐盟亞洲中心主席、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時隔五年,再訪余村時說道:“變化真的令人驚喜?!彼毖?,現在的余村,不僅是綠水青山的代言,更是創造性、現代化的余村。
四季有新景,處處有新玩法,自然客如潮。2022年,余村接待游客70萬人次,村集體經濟收入1305萬元,經營性收入突破800萬元;2023年初,在年終股金分紅大會上,余村向村民分紅20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