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太陽好不容易露了臉,到了周三就不見了蹤影,周四甚至還下起了雨。這天氣,真的是有些“隨性”。
通常情況下,一波寒潮來臨后,氣溫降到0℃以下,又經過大風、降溫,甚至降雪的洗禮,安吉幾乎都會迎來大晴天。但今年卻是個例外,雪停了,雨來了,“太陽公公”不見了。
為什么呢?其實就是暖濕氣流太過活躍了。前一波暖濕氣流剛離開,天氣還沒來得及變晴朗,第二股暖濕氣流就已經拍馬趕到。于是,水汽源源不斷,就算是沒有下雨,天空也會有厚厚的云層,想要見到陽光燦爛,簡直就是“難,難,難,難于上青天”。
比較留心天氣的小伙伴可能會有印象,在冬季,想要結束連續的陰雨天氣,最好的方法就是暖濕氣流減少,而這基本上還得靠冷空氣的強勢打壓。冷空氣來臨時,干冷空氣會占據主導地位,把暖濕氣流趕到更南的位置去,這樣就在短時間內阻斷了水汽,天氣就會開始放晴。
不過,冷空氣想要聚積和南下,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它不像暖濕氣流那樣可以源源不斷,冷空氣的影響一般不可持續,最多一周兩次左右,所以光靠冷空氣南下“擠”走連續陰雨,這天是晴不了多久的,只要冷空氣影響一結束,陰雨天氣可能會馬上卷土重來。
從目前的天氣形勢來看,明天會有一波新的冷空氣到來,按照上文中提到的原理,我縣氣溫會有所下降,但同時,陰雨天氣也會暫時遠離,多云或晴在短期內占據天氣舞臺。
具體來看,明天天況以陰天為主,偶有小雨,周日起,雨水停歇,開始轉晴。提前預告一下,按照當前的預報,下周雨水少見,天氣會以多云或晴為主,這冬日暖陽能有多燦爛,值得大家一起期待一下。氣溫方面,今明兩天,變化不大,在9-13℃之間,周日氣溫有所下降,只有4-10℃。
待陰雨天結束,好天氣回歸,戶外出游又可以提上日程了。不過,要記得做好自身防護,畢竟已經是冬季啦,稍不注意“感冒君”就有可能找上門來,大伙還是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老年人和小朋友們,一定要多多關注身體的健康狀況。
最近總能看到有人在開門、按電梯、拿東西時,突然縮回了手;晚上脫衣服睡覺時,也經常在黑暗中聽到“噼啪”的聲響,而且伴有藍光;見面握手時,手指剛一接觸到對方,會突然感到指尖針刺般的痛,令人大驚失色;早上起來梳頭時,頭發會經?!帮h”起來,越理越亂……其實,這就是靜電。
所謂靜電,就是一種處于靜止狀態的電荷或者說不流動的電荷。冬天天氣干燥,人體容易帶上靜電,當接觸他人或金屬導電體時,就會出現放電現象,人也會有觸電的針刺感。
如何防止靜電產生呢?幾個小貼士送給大家:
一、出門前先洗手,或者把手放在墻上抹一下去除靜電。
二、為避免靜電擊打,可用小金屬器件(如鑰匙)、棉抹布等先觸碰大門、門把、水龍頭、椅背、床欄等消除靜電,再用手觸及。
三、盡量穿全棉的內衣,不穿化纖衣物。
四、勤洗澡、勤換衣服,也能有效消除人體表面積聚的靜電。